民俗五行是什么?

麦欣欣麦欣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所谓的“行”就是“运行”“流行”的意思。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的。用《易经》的话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易”的。“五行思想”就是对这五种基本元素的描述和定义。

所谓“金木水火土”,其实是指“五种元素”“五行”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它是古人对世界万物的概括与分类。它与我们今天讲的化学元素、矿物物质没有任何关系。 “金”并不是金属。在古代,任何质料的兵器都被称为“金”,直到现代,人们还在使用这个概念,如“五金”(铁、铜、铝等)武器。所以,把“金”定义为“五个元素”是完全错误的。 五行相生相克,这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生”的意思是指这一事物由于另一个事物的存在而得以生长、发展;“克”则表示这两个相反的事物互相制约、克制。在《黄帝内经·五行大论》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土生金,金生水面,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这就是讲:土壤中的金矿物质被冶炼之后成为货币;而有了金钱才能买到的金属铸成的器物;金属制的器皿又让部落中有更多的人能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于是粮食储备充足,人们生活安定,逐渐产生了文明;随着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学会建造房屋,用火烤制食物,发明了武器和工具,从此地球上才出现了生命体。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固定的:土→金→水→木→火。而在实际生活中,五行又是相互制约的。这种互相制约的关系是用阴阳的概念来界定的。

“五行的阴阳学说”是这样的: 木(少阳) 火(老阳) 金(少阴) 水(老阴) 土(太阴)

根据阴阳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五行生克表”——

根据上述表格,我们就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了。比如,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就可以这样理解:夏季多雨,天气潮湿,土中水分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时土的属性为“阳”;到了秋季,雨水减少,太阳照射时间延长,气温上升,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更多的水分,土的属性变为“阴”;如果此时没有雨雪,土地干燥,农作物缺乏水分就会枯萎,即属于“火”的性质,最后作物枯亡。来年春天,万物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 中医理论中“五脏”的变化也是这样:

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在人体内部,“五行”也是相生相克的。心火要下降,温煦肾水;肾水要上济于心,使心火不致过亢。

在情志方面,“五行”也起着不同的作用:

心主神志,喜为情绪之中志;肝气条达,疏泄情绪,故忧思伤脾;

脾虚生湿,脾土壅滞,则致抑郁;

郁从肝火而起,肝火内炽,气火上逆,则易怒;

怒伤肝血,血不养心,则恐、惊。

尉迟柔倩尉迟柔倩优质答主

五行的划分是人为的,与气候没有关系。 我国古代人民从生活的观察中发现了五种不同的物质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力,这就是五行的起源。 五行的排列组合方式有相生相克之分。在相生关系中,前一种元素的属性(比如“热”)对后一种的属性(比如“湿”)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相克关系中的属性间则是相反的,这种属性对另一属性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破坏性的。 根据以上的原理人们总结出很多生活经验以及行为模式,其中就包括阴阳平衡理论。

《黄帝内经》指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和阳两种性质的力量,这两种力量是相互斗争又相互统一的。当两者达到动态的平衡时人就会健康,如果失衡就会患病。 这两个概念都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