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比收入多少?
这个要分角度去看待,如果单纯从绝对数量来看,我国的居民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得到的“钱”其实不少了。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4元)。 但是,如果按照国际上一般认可的合理标准来看,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其实是偏低的。联合国开发的“人类发展指数”,综合考虑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或人均收入)、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等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拥有高质量生活能力的综合指标。该指数越高,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2017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59,位于世界第101位,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0.777),也低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大多数国家,仅略高于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尽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导致我国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17年,我国GDP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值达到65559元人民币(同口径下比2016年增长9%),但是其中劳动者报酬仅占GDP的41.6%,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67.2%、日本51.4%、英国50.8%、德国50.2%);同期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中国的平均劳动报酬增长率将保持在劳动力供给增速的2倍以上。
我国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也比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82年至2016年间,我国居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只有43%左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通常超过60%),甚至也比多数发展中国家低(75%左右的平均数),这在国际上是比较少见的。这说明,我们当前的经济制度是倾向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而偏向于劳动力和劳动者的政策需要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