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能打乒乓球吗?
我弟弟也是抽动证,10岁得的病,开始是不自主的眨眼、挤眉、撇嘴,后来发展到咳嗽,清嗓子,吐唾沫,翻白眼,现在23了,这些毛病都有,不过不是太严重,眼睛不常翻,有时咳嗽有痰或没事的时候喜欢清嗓;这个病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从小学到大学别人异样的眼神和议论让他很自卑不敢交往;也由于这病发作时不太能控制自己,吐口水甚至骂人家,小时候被人欺负,被打得鼻青脸肿是常有的事(他现在个子不高,人比较瘦小)!
虽然这病给他带来很大的痛苦和自卑,但我们做姐姐的始终给予他最多的爱和关心(因为妈妈早年去世,爸爸工作忙又有个小我五岁的妹妹要照顾),尽量不让他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尽量多安慰和开导他,带他去远足,旅行.....让他感觉到尽管他有抽动证,但是和其他人一样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现在他在外地上班,偶尔还打打篮球,生活得很好。
我希望你也能像对待正常的孩子那样对待他,让他感觉他是幸运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他是这个世界上无可取代的宝贝,不再因为疾病而黯淡无光。 希望他幸福!
抽动障碍亦称多发性运动障碍或习惯性痉挛,是一种慢性不自主的多发性肌肉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抽动或发声,往往有涉及身体某部份之抽搐、眨眼、面部歪曲、出怪相、撅嘴、缩鼻子、身体扭动、耸肩等;也有表现为发声性抽动如嗤声、吼叫、犬吠、吭声,某些单词或有辱人格的秽语。病程通常较长,多在5-6岁时发病,至青春期前后基本痊愈,有的病儿进入青春期后症状反而加重,个别病例直至成年仍不能缓解。抽动障碍常合并注意缺陷、多动、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1/3的患儿在抽动发作时,有痛、痒、灼等不舒适感觉或感觉异常,迫使患儿用抽动动作以减轻其症状。有些患儿抽动、发声能有意识的控制,可忍住一段时间后才发作出来,而在看书、看电视、玩得高兴的时候会控制,而休息少、有事上心、学习紧张、生气时发作加重。
专家认为,打乒乓球能有效转移患儿注意力,有效缓解患儿的抽动症状,减轻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压力。而且,定期坚持运动对孩子的身心都有积极影响,但要注意运动负荷强度不宜过大,运动时间也不宜过长,以30分钟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