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发财在哪找?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也有点好奇! 首先看古代典籍有没有记载。 我找到了两个版本,一个来自李贤编撰的《大明一统志》,另一个是杨士聪所编的《锦里耆旧编》。二书都涉及到了“生肖”的问题,不过问的是年份,而不是农历月份: 《明一统志·卷三十四·河渠考三·清水江》 这里说的是建文四年(1402年)的事情,朱棣夺取帝位以后,对建文帝的一拨大臣进行了报复性处置,纪纲便是其中一员。据说当时有个大臣在朝堂上跟纪纲对质时,曾指斥他“罪不容诛”;后来这个大臣还被朱棣下令绑赴刑场,准备斩首。这个倒霉蛋就是“罪不容诛”的原意持有者。 《锦里耆旧编·序》中提到的“乙卯”之年,就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这一年正月,张元忭等人在杭州监斩宦官刘钦,百姓群情激愤,聚集在人堆里,高喊“杀尽阉贼”的口号,结果队伍里不知谁踩了谁的脚,引发混乱,张元忭等人趁机逃走。这件事被明朝廷知道后非常恼火,派出严党头目许赞等人到杭州严查,最终将为首的人逮捕下狱。
通过上述两段记载可以看出,“本命年”和“犯太岁”一说明显起源于明代,而且最早应该出现在南京地区。因为《明一统志》的记载中有“江右”、“江西”等词,表明这些地方有可能也存在这一说法,只不过没有南京地区这么盛行罢了。 为什么要强调“南京地区”呢? 因为我在搜刮了各地史料后发现,除了南京之外,其他地方几乎都没有出现“本命年”或“犯太岁”的说法。这似乎说明这两个概念是南京地区的土特产,向外辐射的。
当然,也有可能这些概念并非源自于明初,而是晚至明朝中后期才传入的。但我目前找不到相关的证据,故此暂且存疑。 再来看现代学者的研究。 王建中先生在《中国民俗学史》一书中提到,关于“本命年”的习俗,“至少应该在清代以后已经是广布全国并延续至今了”… 吴健先生著的《民俗学》则指出—— 至于“犯太岁”的说法,则在明代小说中已有体现。如《封神演义》中就有纣王命人制作“太岁牌”的事情发生,可见其时间最晚也应该在明代中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