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地铁几点?
在莫斯科呆过两年,正好做过两个项目,对地铁的情况比较了解。 首先明确一点,莫斯科的地铁系统跟其他城市的地铁系统不同,因为历史原因与地下空间利用问题,形成了“高交路高密度的车站分布”这种独特的情况(这也是我后来做城市规划的时候一直遵循的原则)
第一,莫斯科的地铁并不是按照线路来修建和运营,而是按照区域来分,也就是说同一条线可能经过好几个区。比如环状干线有4条——绿线、红线、黄线、白线(在建),其中绿线和红线是东西向,黄线和白线是南北向。各区的支线也是分别划分给不同的区域,所以坐地铁的时候千万别搞错了方向。
第二,莫斯科的地铁实行的是高密度站距,所谓的高密度是指一个居住区或商业区一般会修建两三座地铁站,以方便市民出行。由于之前提到的“高交路”的原因,通常一座地铁站会有几个出入口,这样即使你在负一层出口走错了,也不用担心,因为一般距离都不远。
第三,莫斯科的地铁实行的是换乘免出站的制度,即在你下一辆地铁时,如果起点站和终点站与当前所乘坐的地铁线路有一定重合,那么就可以直接换乘,无需出站再乘车。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乘车,减少了买票次数。
莫斯科地铁分为12条线路,240多个车站,每天有2000列地铁客车往来穿梭于地下、地上,运送500万乘客。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地铁干线为五六十年代所建。从70年代起,着手开辟新的线路并延长旧线。新地铁站设备完善,装修考究,光彩夺目。如1983年底建成通车的“共青团文化休息中心”车站大厅为一环形长廊,玻璃窗上装饰有254幅用特种玻璃拼成绘画,用光和色表现出38个青少年喜爱的风景名胜,如日本神庙、非洲瀑布等。因此该车站被誉为“青年天堂”。
俄罗斯地铁不仅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展示艺术的特色空间。它以“宫殿式地铁”闻名于世,有“地下的艺术明珠”、“地下的宫殿”、“地下的美术馆”之称。莫斯科地铁的12条线路中,有10条从市中心的喷泉广场辐射,在156个车站中,有几十个车站像宫殿一样金碧辉煌,宏伟壮丽。车站大都建在20至 30米的地下,长70至110米,宽17至20米。各站用精美大方、风格各异的吊灯、雕梁、拱门、彩柱、镶嵌、壁画、水池、雕塑、画像和各种马赛克装饰。
莫斯科地铁始通车于1935年,是世界第11个拥有地铁的城市。1995年被正式授予"地铁之都"称号,因为当年的旅客运量超过21亿人次,超过纽约地铁,成为世界上旅客运量最多的城市地铁。
除了北京到大兴的地铁南延线外、莫斯科是世界上最纵深的地铁,最深处在地底下75米。
除少数人流量不大的车站外,其他车站均没有升降梯和坡道,所以对于坐轮椅的残疾人,或者只能乘坐代步车的重症病人乘坐地铁是很不方便的,甚至无法乘坐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