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要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以月计时的天干地支法。 先秦时期,人们主要以月亮盈缺变化为周期来计时,一个周期为一“朔”,共29.5天;两个月后,第二个月再重复一次,共计40多天。因此一年13个朔望月有大约366天的长度(实际是365.2422日),而太阳运行一个回归年有365.24219日。这样每年就会多出约十个小时,时间越来越长,到最后就相差一个月了。于是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设闰的具体方法是:每二十年设九个闰月,每隔十年设一个闰月。所以每逢闰年就多出一个闰四月、五月或六月等。 现在我们知道一年的时间是365.24219天,农历的一年大约是354天左右,十九年中只有七个年头没有闰月,这样十九年的平均长度约为383天,比12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要多出将近十六天了。为了减少这个时间差,人们又采用了置闰法的办法加以调整,即在十九年里增设四个闰月,从而达到了阴阳合历的目的。 从春秋战国时起,我国开始用干支纪日的方法来计算时间,由于当时是以朔望月作为基础计算的,所以在置闰的前提下,干支纪日的循环周期就是60年。 公元元年前后,由于太阳运行的规律逐渐被人认知,人们发现通过置闰的办法可以大体上实现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平衡。同时为了方便计算,公元一世纪以后,人们又将六十甲子分为五旬,每个旬都含有两个干支组合而成的干支纪年。具体划分情况如下:
甲子旬中的五个干支:甲子和乙丑,丙寅和丁卯,戊辰和己巳,庚午和辛未,壬申和癸酉; 乙亥旬中的五个干支:甲戌和乙亥,丙子与丁丑,戊寅和己卯,庚辰与辛巳,壬午和癸未; 丙申旬中的五个干支:甲午和乙巳,丙午和丁未,戊申和己酉,庚戌和辛亥,壬子与癸丑; 丁酉旬中的五个干支:甲戌和乙巳,丙午和丁未, 戊申和己酉,庚戍和辛亥,壬子与癸丑。 从上面的分组情况来看,每一组的前两个干支构成一个甲子轮回,也就是六十个花甲中的一个;而后三个则是下一个甲子轮回的开始,如此周而复始。比如1964年到1973年为丙辰旬的时间段,其中的第一个甲子轮回为1964-1973,第二个时间为1965-197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