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生肖是什么?
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已经有了猴年、鼠年等概念,但真正确立十二生肖,并将它们分为大生肖和小生肖的,是古印度佛教文化。 据佛经记载,古印度将一年划分为365天,每一天为一个“曜日”(即今天所属星期),每一个星期设为4个“昼日”和一个“夜日”,而十二地支恰好对应12个时辰(子时、丑时……亥时),每一个辰时有两个“小时”,每一个小时设两个“刻”,所以一天就分为24个“小时”。这种计时法传到我国后,受到了一定影响——因为我国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既要考虑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公历),也要考虑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农历);既考虑到季节的变化,也考虑到白天和夜晚的长短。 所以,古人把一天平均分成12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上、下两部分,这样就形成了24个节气,并相应确定了每年的起止时间。
而在确定每一年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点上,又增加了一些特别的因素:我国古代以夏商周作为正朔,以正月为岁首,每年以立春日为新年第一天,所以每年第一天是从寅时开始的(凌晨三点到五点)。 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开始采用冬至作为元旦,也就是新一年的第一天,而从子夜开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似乎应该把子时从23点开始向后延伸两个小时,把丑时从1点开始向前移动一个小时,这样就可以与现在通行的公历一致了。
而到了唐代,皇帝以冬至和夏至作为干支的开始,以冬至这一天晚上10点(亥时)作为每一天的开始,并且把以前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计算方法改为30天或31天一律平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公历每年365.25天的算法比较准确,但春节却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开始。
不过,这种以二十四节气划分时间的方法并没有延续下来,而是进入了人们的梦境。这是因为,宋代以后的人们逐渐意识到,节气对于农业的作用已经不大,它只是一个“历法”符号而已,于是古人便将这种分法的希望寄托于梦想之中——人们希望通过做梦的方式得到关于节气的信息。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食部》中写到:“燕京自后燕以来,土人每以为贡。其形园扁,色白微黄,如杏仁,西夷谓之‘哈斯’,汉贾侯说:‘其饼馅乃葱、姜、椒之香味。’”这实际上就是现在的元宵,以白糖、核桃仁等为馅的圆形食品,只是表面没有雕花,而通体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