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什么时候开始?
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始建设的就是小城镇,当时提法是“建镇设乡”,把人口聚集的城镇搞起来,带动周边农村富裕繁荣。所以那会很多小镇发展很快,毕竟政策优势很大,乡镇企业也蓬勃发展。 但是随着城镇化深入,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存在产业和人口集聚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城市过度集中了人口和资源,导致交通、环境压力增大。由此,中国的城市建设在2000年前后有了新思维——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于是,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城市规划的新时期。具体体现在城市规划法规上,就是2008年的《城乡规划法》代替了1984年的《城市规划条例》。这一部新的《城乡规划法》,首次将乡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提出“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和“农村规划建设”三大规划体系。并且明确提出了“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口号。 同时,这阶段国家财政收入大增,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可能。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里,城市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空前巨大——修路、修桥、修地铁,建设公共租赁房,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城市建设主要靠政策驱动,那么这个阶段开始增加了强大的资金驱动。而且,由于中国的房地产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地方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因此这种资金的驱动也就变相变成了土地的出售和再销售过程。而房地产开发商则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回报。 所以你看,从2000年到2020年,中国发生了哪些改变?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00年是5.6亿人,2010年是7.1亿人,2020年是约8.5亿。与此同时,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万亿,到2020年大约是101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