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五行属性是什么?

公博涛公博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久远了,不过没关系,最近正好给小朋友讲五行,顺便来回答一下这个古老的难题(其实是因为我忘了…) 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不过目前比较主流的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五行相克的顺序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五行相克的顺序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阴阳学说中,天地间的万物都可以分类为阴阳两个方面,而且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比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等等……所以阴阳是相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 而五行也是如此,它既是相生互生的,也是相克对应的。

我们先来说说相生,什么叫相生呢?《尚书·洪范》中说“水木金火土,五德之所以行也”这里明确提到了相生,什么是生?如何而生?上文中有讲到,生即是生长、生发之意。那何谓生长?《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生指的是万物出生、萌发之意。因此五行相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万物出生的过程。

五行相生是如何对应着阴阳两个方面的呢?以木为例,凡是有生机的东西都是属木的,且木所代表的阴阳属性是阳气开始生长;接下来就是金,金在古代又称为西官,它是属于秋天的,是万物成熟的季节,我们常说春华秋实,这里的“秋”其实就是指的金,所以金的阴阳属性是阳气达到最高点,开始由盛转衰;接着水是克火的,因为夏天炎热,需要雨水浇灌,才可以使草木旺盛,所以水的阴阳属性是阳气下降到最底层,开始生发;然后就是土,所谓万物土中生,说的就是土,土的阴阳属性是阴气开始上升,阳气逐渐下降;再然后是火,火的阴阳属性是阳极盛,开始向阴转化;最后是水,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润下之义,它的阴阳属性是阴气达到最高点,开始向阳转化。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循环往复进行着的。 说完相生,我们再来看看相克。相克与相生正好相反,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相互制约关系又如何对应着阴阳两方面的呢?还是拿火来举例子吧,火的阴阳属性是阳极盛,这时如果遇到水,水就可以克制它,让它不能过于亢奋,所以水的阴阳属性就转为阴性;接着是金,金的阴阳属性是阳极盛,但此时遇到了阴极盛的土,土可以克制它,让它的阳转阴;继续是木,木的生克特点是与水土一样,都是阳极盛逢阴,这个时候如果遇到了金,虽然金是阳极,但是被木所克的这一属性就会转换为阴;最后又是水,水的性质和木差不多,属阴,但是它遇到金就能够转化为阳。

这样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就被分成了八类,每一类都有一个固定的阴阳属性,而它们的相生相克顺序也被固定了下来。这就是五行属性的来源以及它们互相作用的原因所在。

司马紫珠司马紫珠优质答主

金、木、水、火、土,亦称“五行”,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独有的思维形式与方法,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世界及万物本质、构成、规律及其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概括与总结。

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升发、条直的特性,像树木的枝叶那样向上、向外周扩展,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均属于木的属性,如肝、胆、筋、目、春、东、风等。

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升腾等。炎上指火具有温热、向上、明亮的特性,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均属于火的属性,如心、小肠、神、舌、夏、南、热等。

土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等。稼穑是指万物在土地上生长并获得丰收。长曰稼,穑曰敛,稼穑指孕育、生成、收获,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均属于土的属性,如脾、胃、肉、口、湿、中央、长夏等。

金曰从革——引申为肃杀、收敛、清洁等。从革指金属的坚硬性质和善于变革,引申为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特性的事物,均属于金的属性,如肺、大肠、皮毛、鼻、秋、西、燥等。

水曰润下——引申为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等。润下指水的流动形态和沉降性质。水有寒冷、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具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等特性的事物,均属于水的属性,如肾、膀胱、骨、发、耳、冬、北、雨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