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哪个生肖是鬼?
子鼠
《礼记·郊特牲》提到,周天子“元龟拜祭”的大祀中,就有“子鼠、寅虎”。 到了汉代,刘向《列仙传》有“老鼠成精”的故事;东汉《风俗通义》也说“俗说天地初立,祀曰元辰。”这个元辰就是子水。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天竺国”来指代印度,而“竺”字右边的部首正是“子”字,显然“子”与佛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古人将北斗七星的斗柄分属五行,其中第四星“天璇”属土,第五星“天枢”属水。水对应于北方,所以民间信仰中的二位北方神常以“金乌玉兔”并称。又因为子鼠为阴支首位,所以北方之神又称“玄冥”。
明代小说《三遂平妖传》第三十三回写道:“那雪色里隐隐的一座城池,真个似阆苑琼洲,应缘北帝积阴之所……城头上更有许多角楼炮台,但见上面走马巡更,放哨守御。只见一队队骑兵,往来游弋;又有无数骆驼队,来往运送粮草。”这描绘的正是北方之神玄武大帝的领地——北海。 而作为北方之神的另一位主角,玄武大帝的坐骑便是黑鼠。在道教的“三十六天罡”中,第二十二位正是“玄武司命真君”。 那么既然子鼠是北方神,为何又是阴支之首呢?这是因为古人用干支纪日,如果遇到甲或己这一天,天干地支全是阳,就称“甲戌己亥阳明执大纪;乙丙丁癸四日,皆阴阳交,称为“明堂”;辛酉庚申两日,阴盛阳衰,叫“阴阳和平”,而其余日子,多是阴多阳少,故称之为“阴私”或“阴日”。
这种对日的划分,同样适用于对月的划分。农历一月和七月,月柱干支全是阳干,称之为“孟春”和“孟秋”;二月和八月,阴阳平均,称为“仲春”和“仲秋”九月和十一月,阴盛阳衰,叫做“季春”和“季秋”十二月(腊月)和十月,阳气渐旺,称为“末春”和“末秋”。而每个月的初三谓之“望”,十五谓之“满”,二十谓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