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五行属性是什么?
茆为姓,姓氏,汉字,读作mǎo。《春秋繁露》中有记载:“茆,菜属也;或曰菰菜。”可见在周朝的时候就有这个字了。《广韵》中解释这个字的字形由“艹、莫”组成。因为古时“艸”与“艹”通用,所以“茅”与“茆”也就通用了。(这里有个冷知识,现在通用的五笔输入法中的“艹”字根其实是错误的,应该为“艹”)
从字形上看,它是个象形文字。上部的“艹”代表植物,下部的“卯”像是用草编的容器,整个字像用竹篾编的草席或者用来盛放东西的笆斗。 古代人常把各种植物的茎叶编织成各类物品,例如《诗经·豳风·七月》里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获稻,十月陨萚”。其中“九月授衣”里的“衣”指的就是用芦苇或者竹子等植物茎秆编制的帽子。“五月鸣蜩”的“蜩”字,古文字形的上部像一只蝉,下部就像用竹蔑编制的圆形网兜。
再如《大戴礼记·夏小正》中“三月……戴鵀(rén)而升,载采蘩(fán)兮”,其中的“二月”、“三月”提到的“鵀”和“蘩”都是用来编笼子或盖房子的植物。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茆”字像一顶用草编织的圆形礼帽。这正好同古汉语里“茆”经常作为祭祀用的祭品这一含义相通。
后来这个词的意思渐渐虚化,变成了指代种类或者颜色,或者是用在文章题目里表示题目的字数。 《尔雅》中把“茆”分为三种:“蒹,茅葭也。”——白色的茅草。“萑,茆属也。”——形似蒲柳的细长茅草。“荻,萑属也。”——茎杆坚硬的茅草。
汉代的学者王充对“荻”的解释是“叶似苇,青白色,节比苇短,茎细强直,可以造纸。”这就是说“荻”是一种可以造纸的狭叶芦苇。今天的人一般管这种植物叫“芦荻”。 另外,现在有些地方把“蓑笠”称为“茆檐”(音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