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也可以补吗?

丰林华丰林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把世界万物归纳为五大元素,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也是哲学的起源之一! 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也有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的存在形式,并且称之为“五运”,而天干地支中的五行就是据此而来的。 在中医理论里还有“五味”“五色”“五志”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对自然与生命的观察基础上得出,有着充分的实践基础。 《黄帝内经》中说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里的“法于阴阳”就是指遵循自然界四季的变化规律以及日升月落的时间变化。 如果能做到上述这几点再结合经络腧穴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等就可以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了! 当然在运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养生保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

薛小映薛小映优质答主

补法在针灸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一般情况下,只要运用针刺补泻手法,就可达到补气的目的。然而,有时候病人的气血过于虚弱,仅靠单纯的针刺补法,难以凑效,这时,就需要运用灸法,或针灸并用。因为灸法在所有中医外治疗法中,“补”的作用是最明显的。艾叶味辛、苦,性温热,具有回阳、散寒、温经、通络的作用,正如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说:“一切疾病皆由气血,艾能回阳固脱,起沉疴于顷刻,获重效而非常”。可见,重用灸法,对于久病、痼疾而致的气血亏虚,可以起到振奋脏腑功能、培元固本的作用。

五音疗法也可用于补虚。五脏相移(相生)的音为补音。即宫音可补肾、商音可补肝、角音可补肺、徵音可补脾、羽音可补心。

五味也可补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五味“各走其脏”:肺在味为辛、大肠在味为辛辣甘,在五脏的五化中为“散”,所以辛味可走肺,有散、润的作用;心在味为苦,小肠在味为甘苦、在五化中为“长”,苦味可走心、有通泻的作用;肝在味为酸、胆在味为酸,所以在五脏的五化中为“升”,酸味可走肝,有收敛的作用;脾在味为甘,在五化中为“化”,所以在五味中甘味可走脾,有生养的作用;肾在味为咸、在五化中为“聚”,因此咸味可走肾而有通泄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肝病……宜食甘”,“心病……宜食酸”,“肺病……宜食苦”,“脾病....宜食咸”,“肾病……宜食辛”,这就是根据五味的特性来选择食物进行食疗的原则和方法。

五色也可补虚。这就是《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的“五色各入其目而不入其脏”:青色可入肝,青色为肝脏的本色,青色外光不会进入肝而内应于肝,有镇静、清肝、明目的作用;赤色可入心,有活血、通心脉的作用;白色可入肺,有清肺气、肃降肺气的作用;黄色可入脾,有养脾胃、强健消化功能的作用;黑色入肾,有滋补肾水的作用。

五臭也可补虚。那就是各种不同的气味进入相应的脏腑而起作用。因为“五臭者,脾气各有所通”:臊味入于肝,膻味入于心,焦味入于脾,腥味入于肺,腐味入于肾。因此,不同气味作用于不同内脏而起到补虚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