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五行属什么?
“峙”字在五行中属金,因为形如两座山峰相对屹立而得名。 又因“两山并立为耸然高峙之状”(《康熙字典》)而引申出“直立、高耸”的意思(即该义项也含金字旁);还因“对峙,相持而不相下”(同上)而产生了对立、对抗之意(与金字旁的义项无联系)。
1. 指山峰相对而立,如"双峰峙立".又特指华山与衡山相峙而立.亦泛指山. 2. 相持,对抗. 3. 直立. 4. 高大. 5. 〔~~〕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6. 古同「峙」,高矗. 组词有:对峙、峙立、比峙、危峙、分峙、孤峙、峙望、争峙、雄峙、屏峙、屹峙、盘峙等...
“峙”的造字本义是双山比肩而立,既像守卫门户的侍从又像护卫宫殿的武士,所以它被用来比喻人的站姿和姿态。
“峙”字的演变: 峙 zì,shì ①[ zì ]【动词】自恃,自己仗着某种优势或势力而自大或得意忘形:~傲|~强|~然。
②[ shì ]【名词】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庙。 又用作地名、姓氏等。 造句: 一、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妃。 《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帝,天帝也……喾,声祖也。” 二、周成王在位时,周公旦辅政,管蔡叛乱。周公奉成王命,率兵伐诛管叔,迁蔡叔。《史记 周本纪》 三、秦始皇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至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增置四郡合为四十郡,郡下设县。汉初沿用秦制。《史记 张仪列传》 四、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封皇子刘胥于江阴为王,建立吴国。吴国建都无锡,故吴简称“锡”或“锡”。宋太平兴国年间改称无锡。《清一统志 应天长》 五、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吴州为扬州,移治蜀冈北坡,今扬州城即为当时所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