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型五行属什么?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明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认为宇宙由阴阳与五行的变化发展而运行,《尚书·洪范》记载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同时把万物归纳为五大类,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称之为“五行”。 “方”字的甲骨文写作图1-7,可见其字形是上面一个“口”字(代表房屋)下面一个“土”字,表示方形建筑。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方,并船也。象两舟重行。”也就是说古人划船时,一般一艘船上坐数人,这样两艘船并排而行可以载更多人,所以有“方”的字形就是两条船并列之意。
从字形上看,由于古时的房屋都是方形的,而且古人常常乘坐独木舟或两艘船并排行于水面之上,因此“方”的本义是方形房屋和双舟并行于水面之状。那么为什么古人用“方”来指代具有流动属性的水呢?因为当人们看到两艘并肩而行的船只驶进一座村庄,便会明白这个村庄是座临水的村落;而当人们看到一条河流被分割成了数段,便知道这是一条河湾;虽然“方”的原义是指两座船并肩而行于河面,但由于古时人们多用双帆船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当他们看见两条并行的船在河面上行驶便会联想到这两条船正在划过一道又宽又深的河湾——这种通过具体形象进行推理的方式便是所谓的“类推”。 而五行中土居中央,河岸两边皆为水,中间即为地,故土可代表水之边界. 所以,根据“方”字的原意以及古人的思维模式即可推断出“方”的属水之象。 至于楼主所问,为何将方形建筑物定义为土,这是因为方形的房屋属于传统建筑中的四大建筑类型之一的“宫室建筑”(另外三大建筑类型分别为“坛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而中国古代的建筑多是以土木结构为主,且多为长方形布局,这样的建筑形式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在中国南方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这样的传统建筑形态,故而以土木结合的土属性来形容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