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女是什么生肖?
子鼠 之字的本意是“天子的儿子”,也就是皇族。用现代汉语说就是“皇室的子女”的意思。在古代只有皇帝的儿子和女儿才能称为“之一”,也就是所谓的“子嗣”、“后嗣”,其他的皇室成员不能称“之”。这就是“之子”一词的原意了。用现代人爱说的“官二代”“富二代”去理解这个词很容易,不过古人可没有现代这么好的生活,古代封建王朝并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制度,“之”所指代的一群人是生活在社会金字塔顶的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社会不公平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优秀。
丑牛 “牛耕田一辈子,老了之后却被烹煮吃了,真可悲!”你如果这么想的话就错了。在封建王朝时期,牛的地位很高。首先,普通百姓是不能杀牛的,否则就要被抓起来治罪;其次,古时候人们把牛当作耕地的主要劳动力,而不是用来吃肉或者毛皮之类的。最后一点也很重要——古人在祭祀时所用的“牺牲”(用作祭祀的牲畜)几乎都是公牛,很少有母牛做“牺牲”的。《礼记·檀弓下》有记载:凡祭,必以脯酒为粢盛,……故曰:“执爨,爨夫也;刲羊,羊大夫也;烹豕,豕太祝也。”所以,古人祭祀时的菜桌上摆着的肯定是猪啊、羊啊这些肉,不会有牛肉的。因为牛能干的活太多,不能用做祭祀的“牺牲”。《周礼》中有记载:“祀五帝则犊三十,享先王则羔羊十二。”除了少数皇帝和皇室成员是“龙种”之外,古人们往往自恃为“牛子孙”而倍感荣耀。孔子就自称“孔丘,宋国宰孔氏后裔,祖先吃的是周王的粮,穿的是秦国的衣”,意思是说自己虽然穷,可是祖上风光,也是“贵族”之一。
寅虎 与老鼠不同,老虎是百兽之王,在十二生肖中地位最高。因此“虎”与“王”字同音,所以“虎”字又常用来指称帝王。这一点与“龙”很像。由于汉代崇尚土德,认为黄色是自己的正色,而老虎身上也有很多黄颜色的地方,于是虎成为帝王的象征。从东汉开始,皇帝每年正月都要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并要亲自敲击陶钵,以示大地丰收。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卯兔 兔子与月亮有关,而月亮又有“太阴”之称,所以月宫中的仙子被称为“嫦娥”,住在月球上的神仙大多由兔子来充当。《西游记》中孙悟空找玉兔精当替身就是因为这一层关系。
辰龙 不用多说,直接看名字就知道这是龙的时辰。
巳蛇 小时候听老太太讲“白蛇传”的时候总担心法海会把白娘子关在什么塔里。其实白娘子是被关了进“塔”,但是那塔其实不是一般的佛塔,而是“镇妖塔”,是用以镇压妖怪的地宫,上面应该建有一座小庙供人烧香还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时有个外号就叫“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杂毛恶怪”。这“杂毛”其实就是指“杂毛妖精”,可见“毛”与“妖”的关系。而蛇的体表都是鳞片组成的,正像蛇身上的纹理一样。
午马 马与羊差不多,都是“吃草”的,而且马的身体主要部分都由“线条”组成,特别是四肢都很修长,跟腿一样,所以看起来就像一匹健硕的“无毛羊”。
未羊 羊与马相比少了一丝俊朗,多了一点柔和,正好符合“未”的字形,所以《说文解字》里说:“未者,味也。”这里“味”字指的是滋味,也就是好吃、味道好的意思。所以“未”代表的东西都代表着美味。
申猴 古人觉得猴子能爬树、会“抓挠”,很机灵,因此用“申猴”来形容机智。
酉鸡 《诗经》里有描写公鸡的诗句:“肃肃鸣雁,晨乡于野。”这里的“肃肃”形容的就是雄鸡高亢引颈啼鸣的样子。所以用“酉”来代表鸡蛋,当然也很恰当。
戌狗 在古代的“六畜”之中,狗属于“小人”,因为它的身份低微,不能像牛、羊那样作为祭祀用的“牺牲”。但狗的功劳大,毕竟看家护院、寻回走失的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它。古人对狗很尊重,所以用“戌”字表示时间、月份,甚至还专门造了一个表示“夜晚”的词“戊夜”,意思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
亥猪 猪肉好吃是因为瘦肉很多,脂肪少,这也是猪受到人们欢迎的原因。所以在十二地支中,亥对应着猪,而猪又是唯一的一种阴性动物的阳性部位长的阴性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