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访问中国谁接见?
1. 接见时有没有握手,这个没有视频无法判断。但是一般正式场合,美国人是有敬礼和握手这一环节,不过不一定每次都会进行到底(比如巴拉克·奥巴马访问新加坡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与学生们交谈时就没有握手)。至于美国总统访问其他国家,一般情况下对方国家元首或者总理级别的人物会到机场迎接并陪同参观,因此可以想见如果李云迪接待了库克的话,那也只是一般性的见面、会谈。
2. 关于“礼宾问题”的争论是有的。我的观点是在国际社会上中国现在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国内很多人已经忘了这一点),所以在这种问题上不必太固执己见。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它如何对待我们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犯不上赌气。举个例;2009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访美期间,当时利比亚还没有倒向西方,所以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欢迎仪式,甚至没有安排白宫接见,只有克里斯托弗·布伦南亲自到首都机场迎接。相比之下2014年普京访问华盛顿时受到了国宾级的待遇。
3. 最后,还是要重申一点: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人往往自居高位,喜欢把其他国家视为自己外交工作中的甲方,这种心态要不得啊!
1866年7月15日,英国远东舰队旗舰“鹰”号蒸汽巡洋舰驶入了清朝北洋最大的军港和商港—直隶天津大沽口海面。该舰突然以舰炮向北岸清军炮台开火射击,驻守炮台的清军官兵在副都统瑞杨阿和总兵官罗长源的率领下,开炮还击。双方互有死伤。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鹰”号炮击案。清政府为了弄清事件真相,同意英方提出的由双方进行联合调查的要求。这艘军舰的舰长,一个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扬名显赫几十年之久的重要人物库克船长,受海军部指派,率领英国调查委员会前往北京。清政府则指派直隶提督乐善和总理衙门大臣胜保负责接待调查。双方在北京调查了一个多月未取得结果,库克船长于9月19日离开北京南下。此后,他又多次以“调查员”、“顾问”、“外交使节”等身份来华。
库克一生四访大清,历时长达10年之久,他不但在北京和天津等华北城市多次游历,为后来发动侵华战争搜集了大量的军事情报,而且还曾深入中国内地,在大沽口、渤海湾、长江口及长江中下游直至四川嘉陵江口,进行过长达数月之久的周密勘察,绘制了包括军事、港口、水道在内的大量精确而详细的海图资料。
库克船长在中国10年来的耳闻目见使他充分认识到这个东方大国的穷困、衰败、愚昧和任人宰割的现状,也对这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物产丰饶的帝国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倾注了贪婪的目光。“中国是一个具有巨大诱惑力的肥肉”,“有朝一日它应成为大英帝国的属地”,“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为了我们子孙后代未来的利益,必须尽早地实现这一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宏伟目标”,等等,这些正是库克船长在中国的10年岁月里反复思考谋划的问题。为了实现用武装侵略来夺取这个东方大国这块“肥肉”的目的,他倾注了全部的智慧和精力,进行着大量的调查、搜集和筹划活动。他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方面,尤其是对满清政府、汉族民众、清军水陆防务等重要情况都提出了系统翔实的评估报告,从而为英国制定武装侵华远东战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