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小微企业?
1、国家已经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政策,全国有20多家省级政府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未来行业监管将逐步完善; 2、从国外经验来看,小额信贷机构在扶贫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目前也正在探索这条道路; 3、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单靠利差赚钱是不可能的,未来的盈利渠道还有待开发,比如可以通过投资或参股的方式介入产业链,或通过联合经营或加盟连锁的形式开展业务,扩大业务规模,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实现盈利目标。
4、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小额贷款公司立法工作的陆续展开,未来小额贷款公司在规范中将继续成长。 相关报道:
一、国内新闻: 1.央行、银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建立符合小型微型企业特点的信贷制度。《意见》强调,要把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作为金融机构的业务重点,鼓励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开发适合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快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使用。
二、国际资讯: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表示,欧盟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要求可能过高,应予以审查。法国财政部长帕朗克称,欧盟对银行的监管规则可能过于严苛,需要加以调整。德国银行业认为,新的 EU/ECB 规定没有考虑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如果完全执行可能会令一些银行陷入困境。 印度财政部同意为花旗集团等外资银行提供高达5亿卢比的紧急援助。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之本,中小微企业兴则经济兴,中小微企业强则经济强。中小微企业强与不强,关键是看中小微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为此,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困境,首先要增强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发挥“添砖加瓦”和“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调动和整合大学、科研院所、社会和企业科技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应专门组织科研力量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第二,加强金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和提供适应和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信用担保、贷款、金融中介等新业务、新产品,完善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
第三,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与中小微企业结成技术创新伙伴关系,支持大学、科研院所接受中小微企业的委托,进行技术合作与开发;支持大学、科研院所在中小微企业中设立博士生、研究生工作站;支持大学、院所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专家参与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活动;支持大学、科研院所与中小微企业共建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中试转化实体,共同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技术协作与创新。
第四,加强建设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及企业集群,在人才、技术、知识、信息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共性共享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成本,提高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
第五,加强人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鼓励大中型企业技术人才流动到中小微企业;鼓励大学、科研院所中熟悉产品制造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向中小微企业流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创办并进入处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中小微企业,并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安家补助费和免购、免租用住宅。
第六,加强政府、非赢利机构和行业组织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和信息服务,如,组织技术创新培训、新技术学习和新产品发布会;经常举办中小微企业家的技术创新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会;经常举办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咨询会、成果鉴定会和项目推荐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