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拂”这个字属于会意字,金文字形,上方是一个“勿”,下方是个“手”。合起来就是用手(指)制止的意思——也就是不要做,阻止;也引申出“拂逆”“拂袖”“拂尘”等表示抵触、不顺从的动作或现象。 古代有“五刑”之说,墨、劓、剕、宫、大辟。其中墨和劓都是在脸上刺字挖眼,在古文中用“黥”代替“墨”,因此“墨刑”又称“黥刑”。
秦朝统一法制后,以墨罚罪成为正式的刑罚制度。汉代继承下来,汉武帝时制定“汉律二十三篇”,明确规定了各种罪行的刑罚,其中墨刑为五刑之一。《晋书·刑法志》载:“凡入罪囚,非条载者,皆曰黥。”隋朝建立后,规定犯人的面额上刺字,作为惩罚。唐朝继续沿用这一做法。宋朝时,面部纹身被禁止,于是就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在额头刻上刑期。到了元代,又在额头刺字的同时加上了标记刑期的符号。明代建立了完备的司法体系,对犯罪者的处罚都有明确规定,其中对犯奸盗罪的,脸上刺字。清代沿袭明制,犯了奸盗之罪的要在脸上刺字。
除了面部刺字之外,古代的鞭打、杖责都属于肉刑,受刑后的伤口会留下疤痕,所以有“鞭躯三百,身无完肤”“削肉剜骨”的说法。这种肉刑不但伤害性很大,而且影响美观,会让人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从而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演进,这些残酷的肉刑逐渐被淘汰,改为用轻刑或者劳役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