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教案怎么写?
大学课程教案从形式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教学目标确定
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本着“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既要涵盖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体现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一般包括如下三方面:
1.知识掌握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本节(课)学习所要了解、掌握和熟悉的基本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知识,应作简要说明。
2.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本节(课)的学习所要形成的技能、技巧和能力以及所要提升的素质等。比如,在专业课程上,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XX工具、XX方法分析和解决XX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学生通过本章本节(课)的学习所要培养、提升和养成的思想、政治、价值观、道德等方面的素质。这可结合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元素,设计本讲内容“课”德性目标。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结合课程教学进程、教学大纲,简要分析本讲(课)所需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可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分析入手。
三、教学方法选择
这一部分可从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分析、选择。教师教授方法应体现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的要求,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结合课堂内容实际,选择和运用讲授式、提问式、情境式、案例式、比较式等。学生学习方法应重视研讨式、自主式和合作式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程序设计
这一部分是教案的重点部分,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来具体体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一般有导入、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总结练习等,具体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定。这部分内容一般用表格式、叙述式等进行表达。
五、板书和板面设计
板书设计要结构化,有总提纲和分提纲,能通过板书反映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重点。要充分合理利用黑板,既要展示教学重难点,又要避免字多板乱、面面俱到。
六、教学反思
主要指对一节课教与学的总结、反思与自评。一方面对本讲(课)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方法有效性等进行反思和自评,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另一方面对学情进行反思和自评,重点分析和总结课堂教学与学生专业基础和学习状态存在的距离,为下一讲(课)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