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步什么什么成语?

祁会良祁会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这句成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的是齐鲁之间一场著名的“长勺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那年春天,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齐国公子纠争夺君位,又乘管仲入齐为相后,对齐不满,出兵攻鲁。齐军一入境,鲁庄公便和曹刿共乘一车,带兵应战。齐军仗人多势众,把鲁军围在长勺一带。战斗开始后,齐军一鼓作气猛攻了一阵,未克鲁军。此后,又连续两次进攻,都被鲁军顶了回去。这时,齐军败势已现,无心再战。鲁军一鼓作气,反攻过去,把齐军打得一败涂地。

事后,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是说,队伍刚一击鼓进军时,人人在士气旺盛、精力饱满,在这种情况下,敌人遭到突然袭击,又是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必然惊慌失措,这时进军,容易取胜。齐军连续进攻三次,士气衰微,筋疲力尽。而鲁军则经过几次抗击,斗志旺盛,士气高涨,这时反击,怎么会打不赢呢?这确是一笔难得的军事经验。后来,人们便从曹刿所说的“一鼓作气……”这段话中,引申概括出“一鼓作气”或“一气呵成”这两条成语。“鼓”指击鼓进攻和战斗号令。“作”是振作。“气”是士气和勇气。“一鼓作气”是一次击鼓就振作了勇气。“作气”的“作”,现在读去声,古时当入声。这个成语形容人在做某一件事时,一开始就鼓起劲头,一口气完成。“一气呵成”,意思是一口气完成,和“一鼓作气”的意思差不多。

“再”现在读平声,古时也当入声。入声在古音里是一个独用的声调,它较短促。由于语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演变,“一鼓作气”的“鼓”、“作”和“气”,“再而衰”的“再”,现都变为平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