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合比是什么?
五行是古人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构成原理,以及万物之间关系的理论方法。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其作用主要是用来解释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在早期自然科学的萌芽中,古人从对宇宙起源及事物发生发展的思考中提出了“阴”“阳”两大对立又互成的概念,并用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阴阳学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或现象划分为阴阳两类,用阴阳的斗争理解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无穷无尽,而“阴阳”的概念又是极其概括而朴素的,因此,必须寻找其他概念来补充和完善它,于是五行学说便应运而生了。 五行的性质及其关系 在五行学说之中,木火土金水依次代表着五种基本的自然属性,同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不同的对应,而这其中相生相克的原理更是体现了五行学说的核心所在。五行间的生克制化是相互联系又不断转化的一个过程与整体。
在五行关系中,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存在,而生克的关系也是相互矛盾的存在,所以有了相生就会有相克;同样因为有了相克也就有了相生,两者是一体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例如:肾属水,心属火;当心肾相交时,心火能把肾水“蒸腾”上去,像太阳蒸发了地面上的水形成了云彩一样。如果肾水过旺,就会“淹灭”心火,这时可以服用朱砂、黄连等药物来调节身体平衡;如果心火过盛,就会烧毁肾水,这时应服用牛黄、栀子等来降心火。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以上是我们所熟知的关于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五行生克),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情况需要,我们还需要加入一种新的制约方式——乘侮制约。这种制约方式的加入使五行更加趋于完整,同时也提高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性。
乘侮制约是指在五行系统中,受制的一方势力增强了就会乘凌欺侮另一方的原理。如木过于亢奋就可乘凌侮侮土;水过于旺盛就会凌辱金;火过于强盛则能欺凌压制水的运行;金锐利太过则可刑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