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什么拳最有名?
中国有很多拳法,但最出名的却只有四种; 北拳 南拳 少林拳 太极 除此之外还有咏春拳、武当拳等等很多拳种,这些拳种有的已经失传,有的是在四个著名拳种的框架内发展而来。
先说北拳 北拳包括京拳、沧州拳等许多流派,特点是长于发力和技战术的使用上。 代表拳法有八极拳、劈拳(崩拳)、炮拳、通背拳等。 南拳主要流传于两湖两广地区,以福建、广东最为兴盛。 特点是以掌法为主,短促密集,发力迅猛。 代表拳法有南拳五祖拳中的三展拳、四门拳以及洪拳、猴拳、鹤拳等等。
少林拳源自嵩山少林寺,后传到福建传入武林中,所以南方的武术多带有“少林”字样,如少林拳击、少林腿法等等。 特点是在攻防技法中糅合了佛家功法,讲究禅定和内外合一,因此练起来动静皆宜,是文人学士最推崇的拳法之一。 代表拳法自然是少林拳和太祖长拳。
在世界上比较有知名度的中国拳术有南拳、北拳、八极拳、咏春拳、太极拳等。
1、南拳
南拳是中国南方主要传统拳种。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在长江以南各省的拳术的总称,它与在长江以北流传的拳术相区别,因地域不同,各拳种在流传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风格。南拳有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门派;福建的五祖拳、永春拳、太祖拳等;湖南的虎鹤双形拳、穿心拳;四川的清心拳,沙门拳;浙江的南洋拳;台湾的颜艺拳等。南拳多数以“站桩”作为基本功进行锻炼,拳架短小紧凑,发劲独特,手法多变,以肩催手,手脚齐发;下肢动作较多,扫、摆、蹬、弹各种腿法配合巧妙。拳路多,套路短,发力集中、动作刚烈、节奏急促。技法上重视拳、肘、膀的运用。拳路有标劲、沉劲、钻劲、悬劲等。流行地区以广东、福建为主,还流传于广西、海南、江西、台湾及南洋群岛。近代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粤籍华侨较多的美洲、欧洲、澳洲等地,也广泛流传。
2、北拳
相传宋末明初,少林拳传长江以北时,受地域条件和风土人情影响,拳理、拳架和技击方法都渐发生变化,与原少林拳术相区别,形成另一派别,称为北拳。北拳以“工架拳”为其代表。北拳手法多变,注重步法刚健灵活,以腰带肩,以肩催手,发劲独特,跳跃速度快、击法凶猛,有弓、马、仆、虚、歇五种基本桩式,拳路有刚、柔、轻、重、阴、阳、寸、内八种劲力。拳法有五捶、八法、十二形,内容包括拳、刀、枪、剑、戟、棍等短兵器械及对练项目。拳术有洪捶、炮捶、伏虎拳,五虎群羊拳、猴拳等。北拳套路长,动作舒展大方、气势磅礴。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上海、天津和北宁等地。
3、八极拳
八极拳是流行于中国华北的一种拳术。该拳以刚猛、直拳见长,其技击特点是发劲短促,动作朴实,招式顺遂,劲力集中,爆发式发力以争先,出手少而精,善进步。八极拳要求“拧劲”,讲六合为三节,三节为十二形,有大八极和小八极之分等。
4、咏春拳
咏春拳(WingChun)属南拳拳种之一,是一种以截击、寸击、闪击而见长的南派拳术。咏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技法讲究、内容严密的优秀拳种,也是中国武术中目前在海外传播最为广泛的拳种。“武艺无拳,虽强必败”,“拳为艺胆”,而咏春拳的拳法是咏春全艺中思想性和技术性最为凝炼的部分,在咏春拳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5、太极拳
太极拳,简称"太极",中国武术五大拳系之一,中国武术七大拳种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承载者,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列为推广拳种,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国著名体育旅游资源。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