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乒乓球有哪些发明?

历凯辰历凯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把乒乓球改为40mm大,从而让这项球类运动成为了对抗性体育项目; (增加了技术难度和观赏性,使得乒球不再只是街头的休闲游戏)

2.发球设备改良,由手发改为球拍触网弹出,增加了一分力量与技巧的结合; (加强了对抗性和技巧性)

3.首创了乒乓球比赛用球——橙色的D型球; (区别于网球的白色网球,羽毛球的黄色羽毛球,以此区分各项体育运动)

4.创造了现代乒乓球发球机; (训练手段改进,提高运动员水平)

5.开发了多种乒乓器材用品,如胶皮、海绵、底板、球拍、乒乓球等等; (促进了产业开发,带动了经济发展)

6.制定了现今国际通用的球赛规则和竞赛制度。 (使赛事有章可循,进行正规化制度化建设)

7.推动了全球范围乒乓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亚洲地区。 (改变了乒乓球运动在中国大陆长期独领风骚的局面,促使乒乓球运动在亚洲遍地开花)

方艾莎方艾莎优质答主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据说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妇女经常在晚饭后用餐桌上的物品做娱乐游戏,她们用垫圈代替网球做击球游戏,后来一些人为增加游戏的难度和玩起来更加有趣而找来空心的装葡萄的容器(类似中国的桔梗),用一截旧的雪茄烟筒做球拍,这就是乒乓球前身,故人们又称乒乓球是穷人的网球。

日本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52至1959年的准备阶段。日本的乒乓球运动开展是从二战前开始的,二战后,日本乒乓球协会成立,技术水平逐步上升,1952年,日本派出两名选手参加了赫尔辛基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该阶段,日本开始进行国际比赛,派出选手参加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比赛,主要目的是了解和研究国外的打法和技术,为日本选手打牢技术基础。到50年代中期,日本以弧圈球为主要技术的打法已具雏形,开始冲击匈牙利的霸权地位,并在团体赛中战胜匈牙利获得1958年世乒赛团体冠军。

第二个阶段为1960至1980年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以庄则栋为代表的一些中国运动员出国访问和参加比赛,推动了日本、欧洲和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乒乓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日本乒乓球队在1960年北京世乒赛获得男女团体冠军后,形成了男女队在10多年里称雄国际乒坛的局面。其间在日本的国家队体制及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日本运动员的直拍弧圈球和弧度较高的横拍弧圈球技战术得到不断提高和创新,直拍长球、削球与快攻的打法和比赛风格也相当突出,涌现出一系列世界顶尖好手,如荻村吉男、木村铙一、松崎君弥、小野政美、三得利茂、伊藤繁雄、南俊吉、斋藤栄治、星野目正美、山田根二郎等,日本国家队在世乒赛上曾5次夺得过男团冠军、5次获得过女团冠军,荻村吉男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两届世乒赛的男子单打“全满贯”得主,木村铙一和小野政美等也成为世界乒坛的“三冠王”。

此阶段中,在乒乓球器材及规则的改革中,大球、无遮挡发球等等也是由日本人最早实行的,并在1983年第37届世乒赛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验,国际乒联也从1984年第8届奥运会起正式使用无遮挡发球。日本选手富田靖子和高桥三枝子在第37届世乒赛上还使用了海绵拍。

第三个阶段为近20年来的竞争和挑战阶段。随着国乒在90年代中期的崛起,日本队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被取代,逐渐走向低谷,直到2011年止这20多年里,日本队仅获得过一次世乒赛男子双打冠军。日本队的技战术打法受到抑制,新一代选手没有出现,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再次访问、交流、移籍日本,使日本队在技战术方面吸收了中国“近台快攻+弧圈球”,日本新一代选手的水平逐步上升,年轻队员中的福原爱、石田安吉、吉田海伟、水谷隼、松平健太、平野美宇等脱颖而出,在国际大赛中屡创佳绩。

日本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能在30多年内发展成世界一流水平并登上世界乒坛霸主的宝座,除了运动员本身的主观努力外,还与日本有比较完善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机制有关。从日本队的打法来看,日本选手大都身高马大,上肢力量强,有柔韧性,以正手为主,因此日本队的教练和科研人员在充分研究和学习中国近台快攻、弧圈球和欧洲运动员两面弧圈球的基础上,决定扬长避短,突出以强有力的上肢为特点的正手两面拉弧圈球,突出正手,打正手、两面拉弧圈球成为日本选手的技击风格,这一打法不仅适合日本运动员,而且也适合美国、巴西、意大利等欧美地区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因此,他们采用这一打法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一定意义上说,日本选手的大力量拉攻打法不仅丰富了乒乓球技战术的打法风格,而且推动了该项运动在一些大、中、小国家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