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厨房叫什么?

付玥彤付玥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紫禁城内的饮食机构大体可分为5个部分:一是御膳房,掌管帝后及女眷的膳食;二是尚膳监,掌管大臣、侍卫的膳食及筵宴;还有3个类似的机构都被称为“食堂”,一是位于隆宗门外东的膳房,为六宫太监饮食服务;二是尚膳监所属的厨房,为司礼监饮食服务;第三个在内务府官学附近,叫造办处食堂,为匠役饮食服务。宫廷内厨师和杂役也分为4种,御膳房厨师称南府人,尚膳监厨师称北府人,掌管太后、太妃膳食的厨役称东堂人,掌管妃嫔膳食的厨役称西堂人。

明紫禁城内的御膳房在隆宗门外西。隆宗门位于乾清门之西,是内廷后妃嫔妃及乾清宫、坤宁宫内太监出入通向西六宫、长春宫、翊坤宫、储秀宫、养心殿等地的门户。隆宗门西出是一片方形院落,称“养心殿后院”,院北正殿叫“养性殿”。东西各有配殿一进,院的南、北都有值房,殿北又有小院一座,内有正房5间,即为“御膳房”。这里规模不很大,有当差人等12名,其中有厨师10名,其余2人是杂役。

御膳房的主要任务是供给皇帝和太后、太妃饮食。膳房内只有制作食物用的锅灶和炊具。皇帝和太后、太妃所吃的食物,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在御膳房内制好后抬进宫内的,实际上很多肴馔是来自外面。御膳的来源主要有内府御地的鱼米果蔬,由京师附近三庄进献或由各地进贡来的珍、鲜、特产品及特制食品。皇帝赐给皇后、妃嫔的饭菜也要在膳房“转手”,即把所赐食物搁在从宫内取来的空食盒中,再打发人送回。膳房内还设有掌管御药的“药房”,有专门的太医“送方配制丸散”。

皇帝每进一餐饭,要经过太监请膳、御膳食房做膳和送膳等多套严密的手续规定,且皇帝进膳和在宴席上有一套十分讲究的礼仪和制度。据记载,膳房每天早晨寅初时分就要开始做膳,先做出早膳菜。早膳菜做好后,由太监拿到寝宫,先请皇帝过目,同意后,太监再回膳房。膳房中人即按“膳底”给早膳菜配好饭、饽饽,一齐装盘。饭菜装盒后,再由太监拿到皇帝面前,等过目同意后,方送到皇帝寝宫西暖阁内的“御案”上。膳房中人仍要跟随送膳的太监到皇帝御膳桌前,等太监传皇帝旨意撤膳后,方能离开。

除了向皇帝供膳,御膳房还要为后妃饮食服务。嫔妃所用的“常食”和“寿面”,一般由该妃嫔所住之处的膳食房供给。嫔妃们的膳食待遇,各有品级。如常食标准:皇后位下,每餐5簋5肴;妃嫔位下,每餐5簋3肴;嫔下,每餐3簋3肴;贵人位下,每餐3簋2肴;常在、答应位下,每餐3簋1肴(肴即带肴馔的汤;簋即蒸食)。嫔妃的寿面标准,分别是皇后9盘寿面,妃嫔7盘,嫔位以下的再往下递减。

宫眷们的“常食”比较容易解决,但办筵宴就非小事了,这就要调用尚膳监的人员从外边支锅上灶,在宴会所设处临场制作肴馔了。内廷在紫禁城内外有许多重要筵宴场所,“外内”有午门、文华殿、武英殿,“内”有乾清宫、坤宁宫、慈宁宫以及储秀殿、长春殿、仪鸾殿等。紫禁城内所办的主要筵宴有万寿宴、千秋宴、进爵宴、覃恩宴、家宴、殿试宴、传胪宴、会试宴、廷试宴等。内廷的筵宴在内廷举行,由尚膳监承办;外廷的廷试殿试、会试宴由光禄寺承办。内廷御宴也按等级规格分:有品级的王公大臣参加的,为“品级宴”;赐给众臣的为“赏宴”;筵宴所设之处是乾清宫的,为“传心宴”。

所供肴馔,内廷的在宴会处制作,外廷的“殿、廷、会”、三大试和传胪等的“鹿鸣宴”,则都在光禄寺“外菜房”制造。光禄寺外菜房在东华门外西,是一处规模很大的制作御筵的地方。“筵底”规定所用的各类肴馔、摆设器皿,先由尚膳监的人员到外菜房验看,然后装盘并注明供宴的筵底规定,由驾骡送达指定的宴会场所,安设上齐方桌后,由膳夫将菜品逐品安放在桌面上。安设时也有规矩:“鱼、虾在正中,余荤菜两旁递分……果在左边,蔬、茶、羹在右边”。

皇帝在这里筵宴时,内府女眷和王公大臣、文武大臣按辈份、品级,分多桌就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