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石是什么意思?

伏建福伏建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就是货币(钱); “石”,可以是石头或者印章,这里主要指章,也就是印信。 中国古代的文官,都是拿着一个像巴掌一样大的东西来发布命令的。这个东西在汉代叫“符”,隋唐以后改为“节”,明代又改为“手本”——其实就是官员们自己写的条子。但是,这些都没有刻出来。

真正的刻出来,用于正式场合,那就是“石”——即现在的印章。所以古人说“金石之契”,就是指用印章来签订合同。 不过,这里所说的印章,可是跟我们现在用的不一样哦! 古代印章,可没固定大小,也不受方形的约束——就像我答这个题的照片那样,是可以随意变化的。比如唐代的印章,就比宋代的要大一些。元明清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形状,那更没啥限制啦!什么圆角方形菱形三角形……只要想得到,都可以来一套——当然,这仅限于私人印章。公家印章可没那么随便……

蓝碧娟蓝碧娟优质答主

金石学是收录刻在或铸在铜器、石刻上的文字,研究文字、书法、历史,以及考证古物的一门学科,始于宋代,当时因石刻文字资料比金文多,所以又叫石学。清代,有的学者将研究金文和研究石刻分成两门学问,研究金文的叫金学,研究石刻的叫石学。

甲骨文、金文和石刻文字都是古代的遗物,出土出土或发现后,多数被古董商搜集、贩运或转卖,有少数被达官贵人和学者收藏,石刻文字则多留在原处。金石学的学者收集或访得铭刻文字后,将它们钩勒下来,并对所收文字进行考订文字,考证器物和研究文字、书法、内容等。金石学的代表作是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和赵明诚的《金石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