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的镇痛作用机制?

伊荞筠伊荞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吗啡是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吗啡样受体(opioid receptor,OPR)来发挥药理效应。 OPR分为μ、κ和δ3个亚家族,其中μ亚家族成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κ亚家族的亲和性最高,对阿片类药物的生理和药理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δ亚家族参与疼痛信号的转导过程。 在脑内,吗啡主要与中脑区域的μ和κ亚家族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在外周神经系统,则主要是与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κ亚家族受体相互作用。

虽然μ受体在阿片类药物镇痛中起关键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致毒性的产生可能与δ受体也有关[1-4]。 目前,已发现的OPR有50多个基因型,分别属于μ、κ和δ3个亚家族。这些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出对吗啡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某些基因型的个体对吗啡的镇痛效果反应很弱或没有任何反应,即所谓的“吗啡抵抗”(morphine resistance)现象。 “吗啡抵抗”的出现是由于编码这些受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而导致机体对吗啡的亲和力低下所引起。迄今为止,已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28个与阿片类药耐受有关的基因多态性位点。 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个体对吗啡等阿片类药物的敏感性出现显著相关。了解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分子基础可为今后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物滥用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关莹欣关莹欣优质答主

吗啡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可通过刺激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而阻断内源性痛觉传导通路,同时,吗啡可通过脊髓背角胶质区μ和δ受体,干扰脊髓丘脑束α-神经元的传导,阻断痛觉的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为哌替啶的10-20倍,度冷丁的100倍,苯二氮卓类的1000倍。

该类药物在镇痛剂量时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意识模糊、精神紊乱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一旦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使用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其镇痛作用持续而短暂。该类药物使用后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是我国政府严格管理的麻醉药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