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五行校正属什么?
这个作者是研究周易起名的,他这里所说的“子午流注”应该是基于《黄帝内经》中的“干支纪元法”。 这种“干支纪元法”应该属于六十甲子中的“柱头”也就是天干;而“十二地支”属于月令,与每日的“时辰”对应。
这种方法现在很少用了,我们现在的日历是用“公历”来计日的,就是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计算每一个“日期”对应的“时辰”。 而古人使用的是阴历(农历),每个月的天数是不固定的,有三十天、二十九天或三十一天;而且每一年开始的时间也不是从立春而是从“朔日”——月球运行到太阳附近“朔”时的那天。
这样每个月每天所对应的“时间”就与今天的科学计时有了差池。 为了将每月每天的“天数”“统一起来”便于计算,人们又想到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每一个字都可以表示一个月的意思——即一个“天干”或者一个“地支”作为一个月的“名称”,同时再结合每年的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情况来具体确定每一天所属的“月份”(即阳历十二月是按照冬至开始计算的,而阴历十一月则是按照立冬计算十月小月。)
这种计算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年份”的处理。因为每一年开始时所处的节气是不同的,而古人认为“节气”是阴阳变化的关键时间点,所以不能以“正月初一”(公历1月1日)作为一个新一年的开始,而是要根据“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开始下一年度。
于是出现了《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故寅申之岁,正月阳盛,二月阴盛。……” 这实际上是将整个“农历”周期分成了六部分,每一部分各占一年的三分之一,分别是: 冬至至立春 雨水至惊蛰 春分至清明 谷雨至立夏 小满至芒种 夏至至小暑 大暑至立秋 处暑至白露 秋分至寒露 霜降至立冬小雪至大雪 冬至至小寒 大寒至立春 这就是中医所谓的“子午流注”,也是这个名词的由来。而这个理论实际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