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监督?
一、内部审计
1.定义 由董事会(或监事会)委托,独立于财务部门的专项审计机构,对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
2.内容 以查账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验证;通过分析研究查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提出优化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负责实施,直至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的过程。
3.特点 (1)专业性 审计人员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可以准确地判定被审事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风险以及风险的严重程度等。
(2)独立性 依法设定审计机关,明确其地位,保证其独立性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基础。
二、社会审计
1.意义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审计事业的壮大,社会审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有利于减少决策的盲目性,提高投资的安全性;能够防止贪污盗窃、挪用资金、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的发生,维护公众的利益;能有效地加强经济责任追究力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
2.作用 社会审计具有外部性和专业性的特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之处。
三、外部审计 1.政府审计 由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监察与核查。
2.税务审计 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所进行的审计检查。
3.财政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对财政系统的财政及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所进行的审计调查。
4.行业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的部署,对某一行业开展的审计工作。
企业工会在企业中处于“ 监督者”的地位,一方面要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督促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证和监督职工工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的发放和实行。另一方面要教育和组织职工履行劳动义务,推动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工会的监督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生产经营决策的监督。企业职工工资、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是企业决定工资分配制度、劳动保护制度、职工生活福利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取得工会的同意和职工的拥护,保证决策的实施:(2)对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企业要按照国家规定,依法支付职工工资,保障需要职工的生活。工会有权对低于工资额支付工资或者拖欠职工工资的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和协助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职工劳酬、劳动保险、生活福利待遇方面的政策。在法定的休息日和休假日期间,应当合理安排职工的休息和生活,不得组织加班。工会对于企业违法不安排职工休假期,或者假期期间组织加班的情况,有权提出意见,并且进行监督,督促企业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3)对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保护职工生命的监督。工会要参与审议决定职工住宅等生活福利事业的建设。组织职工开展集体福利事业,做好福利企业、职工医院、疗养院、文化生活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做好困难职工的补助和退休职工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对于职工提出的改进劳动条件和防止企业公害的意见,企业应当采纳;对于不便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当认真加以研究,列入规划,并且负责向工会作出说明,工会有权进行督促和协助,以保护职工的生命和健康;( 4 )对企业生产经营违纪行为的监督。对企业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经济行为,如非法出售、出借、抵押、担保和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本企业财产等,工会应当提出意见,进行监督,并且向上级工会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对于企业中长期拖欠职工工资、擅自克扣和停发职工工资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并且进行监督,协助、督促企业及时改正,保障职工权益的实现,使企业的违纪行为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