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前的足球叫什么?

寇广斗寇广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的足球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4年,在当时的上海张园举行了第一次由华人举办的足球比赛。这次比赛的参赛双方分别是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公学(现交通大学)。

当时两队各派出了30人的队伍参加,比赛进行13小时,共进行了57场较量才分出胜负——圣约翰大学以6比1获胜。 1913年起,在上海等地连续举行了几届中华足球锦标赛,参赛球队包括沪上名校、东吴大学等。

不过那个时候的“足球”还叫“蹴鞠”。关于这一点,看过《水浒传》的人应该都知道,书中林冲等人物就经常提到“踢球”(蹴鞠)这一项娱乐活动。 1913年的第一届中华足球锦标赛决赛现场,来自上海的各大名校聚集了上千名观众观战,盛况空前。

1924年底,上海成立了新中国体育协会(简称新体协),并设立了足球部,任命柳亚子为主任,蒋伯雄为副主任兼教练。 后来为了备战即将于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奥运会,新体协将国内的足球精英汇集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国家队”,徐培原任主教练。但最后由于战争等原因,这支号称“中国足球史上最强大的一支”最终未能成行。

从1925年到1935年间,新体协先后举办了六届全运会足球赛。除了1935年因为抗战爆发而未举办外,其余五届均为四年一届。参赛选手除了一般体育院校的学生运动员以外,还包括了一些中小学的学生选手。 这些赛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职业足球运动员,并形成了南方(上海、江苏一带)和北方(以北京为代表)两种不同风格的足球打法。

胥越月胥越月优质答主

蹴鞠(鞠,音同“居”,表示“踢”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蹴鞠从性质上分为两种:一是对抗性蹴鞠,二是表演性蹴鞠,对抗性蹴鞠分为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

直接对抗双方人数各五人,不设裁判,没有平局,双方队员相互击球,以球进对方球门次数多者为胜,称为争球,类似于现代足球。间接对抗双方人数不限,在一个大平面中间画出一个区域作球门,双方各在球门前争球,先踢进者为胜,类似于现代的点球大战。对抗性蹴鞠分为三种赛法,名为 outnumbered play of cuju。

表演性蹴鞠又分出三种玩法,一是“白打”,类似于现代的花式足球。二是垫球比赛,只比踢球的高度和时间。三是由三人以上的蹴鞠者围在球门旁轮流踢着不让球落地,直到踢破规定数为止,称为筑球,类似于现代橄榄球。宋代蹴鞠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又传入欧洲和拉美,对西班牙足球和巴西的桑巴足球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