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五行中属什么?
首先明确一下,“五姓”是一个上古时期对部落的划分,和姓氏的起源没有任何关系(夏商周的姓起源于女氏,秦灭周后姓开始转变为氏)。因此“五姓”与五行也没有直接关系。 金木水火土只是一个名词罢了,现在一般认为这五个名词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元素或物质,也代表这五种基本的运动形式或者叫做运作原理。 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五大基本要素的看法,而五姓仅仅是对上古部落的一种称呼而已,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下面来说一下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根据《左传》等古籍记载,尧舜禹时代实行的是禅让制,这个制度的原则就是贤能者上,而不是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家族或部落联盟领袖。尧帝的时候,四岳(四大部落首领)向尧推荐舜,舜后来接替尧的位置成为天子;舜年老之后,又举荐禹代替自己,禹在舜的基础上,继续推行禅让制度,最终取得部落联盟领袖的地位。这种观念就慢慢演变成了后世“公天下”“选贤与能”的理念。
在尧舜禹时代,所谓部落其实就是一个地域范围内的联盟,各部落联盟的族长共同商议国家大事,一旦其中一个部落势力强大起来,其他部落联合起来对抗这个部落,以维持势力的均衡。在这种制度下,任何一个部落没有理由单独庞大起来,因为其他部落会联合起来削弱你的力量。所以部落联盟的时代,是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但是谁也没办法垄断其它邦国的一切资源,所以生产力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束缚。
进入夏商周以后,邦国多了起来,每个邦国都有自己的国君,也就是周天子之下,邦国国君都是天子。邦国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了起来,为了抵御他邦的侵扰,军事壁垒、城池等出现了,经济上也逐渐形成了以邦国为单位进行交易的模式。邦国的国君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开始以氏称姓,氏来源于居住的地区,姓则代表了血源所系的氏族。
到了春秋战国,邦国多了起来,各个邦国为了树立自己的尊荣,不但以氏称姓,而且姓的名字越来越长,比如赵氏孤儿,吴氏破楚。这样不仅显示了家族的荣耀,而且在文字表达方面也给别的家族以极大压迫感。另一方面,随着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崛起,姓氏的概念渐渐模糊,姓氏之间界限不再明显,到汉代基本上就完全混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