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五行属于什么?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为中国古代的物质性哲学,是中国哲学对宇宙结构和运行的一种解释,也是中国古代对周围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五行的来源,据《尚书.洪范》解释,是因为古人对春夏秋冬四时以及大地万物的来源和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尚书.洪范》对五行的解释是“水曰润下(流向低处),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虚稼穑”。木的本性是生发、向上、主动、条达;火的本性是温热、明亮、向上;土的本性是受纳、生化、承载、壅遏;金的本性是肃杀、收敛、下沉;水的本性是寒冷、潮湿、向下、闭藏。“曲直”指木有屈伸性;“炎上”指火向上、有温热性;“润下”指水滋润、有向下性;“从革”指金能变革有沉降性;“稼穑”指土有播种、生长农作物,有生化能载物性。
《黄帝内经》把五行概括为“生”、“长”、“化”、“收”、“藏”五个方面。将金、木、水、火、土五行在四季中与五时、五味、五志、五体、五华、五脏、五劳、五病、五死等各方面,按一定的规律,配属为五类。如以五脏配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借五行来说明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黄帝内经》常用五行来比喻和归纳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观,用五行生克乘侮来阐释人体病理过程中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也称之为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在传统中医学中,不仅应用于对疾病病因、病理的解释,也被用于说明人的形体结构和生理功能,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鱼在五行属木因为鱼为水之物,而金能克木,所以说佩带金鱼可以以金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