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字属什么五行?
“其”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如下: 由上图可知,古文字中的“其”字的上半部分与“戈”有关,而下半部分是“人”或“止”(脚)的变形,因此这个字的构型应该是表示用戈杀人。所以从造字的本意来看,这是一个表示攻击性动作、带有贬义的动词;
再谈其五行属什么的问题。 我想题主所说的不是指汉字本来的意义,因为上面已经分析出了其本义含有贬义。我想题主想知道的是在汉字的用法中,该字常用于什么词性的词语上,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它的用法了。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统计,“其”字在古文中有98种解释,其中名词有10种解释,形容词73种、副词2种,而动词则只有5种解释!可见此字的用法主要在动词和名词以及形容词方面。 至于其在五行方面的属性,根据我的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认为此字五行属火。如明代的《五言类句》云:“心忧炭贱愿天寒,其字五火看。”二说认为是土。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其著作《尔雅义疏》中说:“‘其’字当为‘基’之误…盖五行以水为始,故言‘其’为水也。”三说是木。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一》中写道:“古人谓天干之五曰五行。《易纬乾凿度》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爲五行。王肃依《洪范》作金木水火土。今人皆从肃说,不知其非。夫干之与支,各八字,五行者,天地自然之数也,故甲与己合为土,乙与庚合为金之类……然则其字当属木矣。” 从上面的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关于其字的属性,古代的观点并不一致,而且也没有定论。但就我个人看法而言,我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土。理由有三点:其一,《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的很多思想被后来的儒家所继承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因此在五行问题上应该以《周易》的说法为准。从上面的引文中可知道汉代的《周易》版本中是把“水”作为“五行”之首的,那么把“其”视为“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其二,既然现代的人都认为土的属性就是五行中的“土”,那么在古文中,“其”的属性应该就是土而不是其他。这从上面的两种说法可以看出,一种认为其为“水”,一种认为是“木”,而古代的五行理论体系并没有变化过;其三,如果按第一种观点的话,其的属性应为火,而《易经》又讲究“象”,即卦爻的变化是由其所“像”的事物决定的。然而从下图的八卦结构来看,除了离卦外,其他的七个卦的“其”都位于下卦的中位而非上位,这与火的本性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