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槽怎么做好吃?
20元搞定一大盆,这菜下酒真不赖! 鸡头肉、鸡爪、鸡翅尖,加上两枚鸡蛋,再配点香葱和泡椒,用豆瓣酱炒一炒,香得不得了! 我一直觉得鸡杂是最入味儿的好食材。 先用豆瓣酱、泡辣椒、葱姜蒜炒香了底料,再把切好的鸡杂倒进去翻炒,多放点儿糖,口感会更甜嫩一些。 一盘好吃的爆炒鸡杂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简单?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把切好的鸡爪和鸡翅尖倒进锅里煮熟透了,捞出来浸泡在冰水中,能让肉质更爽脆。 趁着冷却的功夫,切点儿葱花和姜末备用。
锅烧热倒油,放入两勺豆瓣酱、一勺白糖、少许老抽和生抽,以及切好的葱姜末,小火炒出香味来。 再把鸡爪和鸡翅尖倒进去,翻炒均匀,让酱料均匀地包裹住鸡肉。 最后打入两只鸡蛋,不用搅拌,盖上盖子焖15分钟就搞定啦! 这道菜的关键就是酱料的味道要足够浓郁,所以各种香料一定要多放一点哦~
鸡槽是生活在田边水塘淤泥里的生物,像泥鳅又不是泥鳅,像黄鳝又不是黄鳝。鸡槽属于泥鳅的一种,也与黄鳝一样在淤泥中打洞穴居,平时靠在水底泥土和石缝中寻找食物。鸡槽的嘴尖、牙齿锋利、呈黑色,体表光滑细洁,全身呈鳝灰色。由于在泥洞和石洞中常年爬行磨擦,它的皮肤比黄鳝更黑,也更光滑。鸡槽肉质比黄鳝更加结实、弹性比黄鳝更好,其营养价值很高。人们在食疗中常把它与黄鳝、甲鱼、河虾等一起用来进补。但鸡槽的性情异常凶狠,当它遇到敌害来不及逃跑时,能反身用头顶起腹部,用锋利的牙齿自残。因此,人们常称鸡槽为”铁头泥鳅”。鸡槽的胆子极大,人们称鸡槽”越叫越跳”,常常用木棒击打池塘中或渠道里的水或用脚跺泥,鸡槽就从淤泥中窜出来跃出水面。
鸡塘的鱼吃的就是鸡槽。所以鸡塘不需再买鱼饵,养鸡塘的鱼就不要投饲料了。鸡槽的食性很杂。不仅食鱼饵、小鱼虾,而且还食腐烂物、泥里的有机质,甚至各种水生昆虫都是鸡槽的食饵。
鸡槽在10厘米深的淤泥中就可生存,在30厘米左右的淤泥里常打洞穴居。在养鸡塘内只要保持20厘米左右的水深,30厘米左右的淤泥厚度就可养殖。
鸡槽的养殖成本很低,管理非常容易。鸡塘即使干涸,鸡槽也不死亡。鸡槽在20--30度的水温中生长最快,5-10月是养殖鸡槽的高产期。1米见方的鸡塘可产鸡槽2000--2500克。一个7米×10米=70平方米的鸡塘可养鸡2--3只就可一年到头不断产蛋,产4000克左右的鸡槽。在养鸡槽的池塘中要保持5--10厘米的水深,水能渗漏保持泥土潮湿不干。鸡槽一般不需要投饵,有时在池塘内放些鱼饵或剩菜、剩饭。
挖鸡塘,一定要在没有建筑基础及岩石层的地方选择潮湿阴蔽的环境。先在地面上挖70--150厘米宽,60--100厘米深的池塘,长根据地形来决定,一般1--1.5米为宜。池塘的中央要掏100--200厘米宽,200--300厘米深的水塘,池塘的四周稍高。然后向池塘中注水100厘米左右,使池塘浸湿3-5天,池塘浸湿后将水放掉,只剩下10厘米左右的水深。将池塘中的泥土晒干,使池塘底部裂出10厘米左右的裂缝,然后向裂缝中浇水,并将30厘米深的淤泥铲出,用锄头打细,使池塘底部的淤泥细得像面粉一样散开。这样,鸡槽进来后就很容易在底部打洞。接着,将池塘四周用砖包砌好,并盖好30厘米左右的顶盖。顶盖要防止水渗入池塘,也不要让阳光直射池塘。最后,可往池塘中注水10厘米左右,将水中的鸡槽投放池塘,注一两次水后就不再注水了。